新聞戰爭游戲後發現…“中國可以在不打仗的情況下控制台灣” 120

: Liam

參與討論
0.99
註冊時間: 2023/11/15 週三,7:49 pm

https://bit.ly/3V9HEOM
朝鮮日報
李旼锡
戴著牛仔帽的賴清德 - 台灣總統賴清德(右)27日在台北戴著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共和黨)贈送的牛仔帽。被稱為對華強硬派的麥考爾率領美議員代表團訪問了台灣。/ 美聯社、韓聯社
提倡反大陸基調的台灣領導人賴清德(相當於總統)20日上任,有人擔心中國和台灣之間衝突的風險將擴大,美國華盛頓的專家分析稱,中國即使不打仗,也能夠「接收」台灣。透過模擬得出的結論是,透過反覆進行低強度的威脅,能在台灣內部傳播「安全親中勝於危險反中」的輿論,用引導美台關係惡化的戰略,有效地控制台灣。

代表美國保守陣營的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AEI)和專業研究軍事戰略的美國戰爭研究所(ISW)最近透過聯合發表的115頁報告公佈了上述分析。 AEI和ISW表示,在過去一年裡,從中國當局的立場出發,進行了「模擬戰爭」形式的虛擬場景後得出了上述結果。本報獲得的報告顯示,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與台灣簽署所謂的“和平協定”,組成“兩岸和平委員會”等政治機構,事實上取得台灣的支配權。

報告預測稱,中國將分四個階段實施「不戰統治台灣」的戰略。提出了從賴清德就任總統的2024年5月到下屆總統選舉的2028年,旨在中國實際控制台灣的虛擬方案,內容如下。

第一階段是截止明年年底,中國透過封鎖台灣週邊的航空船舶航線、切割海底電纜、電子戰等方式,製造台灣社會的不安感。報告說:「(受中國幹擾而)無法使用乾淨的自來水或能源突然中斷,可能會讓台灣社會動搖,政府的支持率可能會下降。」其目標是形成輿論,認為賴清德的反華路線惹怒了中國,加大了台灣居民的風險。

第二階段是乾擾美台關係。美國在與中國發生貿易糾紛的過程中,最近與台灣走得更近,該階段的目的是散佈台灣週邊的混亂是因為美國而不是中國的輿論,放大台灣內部的反美情緒。報告稱,中國會動用中國企業擁有的有1.7億美國國民使用的視頻共享應用程式TikTok等社交媒體,擴大以「盡量少介入別國矛盾」為外交基調的孤立主義氛圍。孤立主義與今年11月作為共和黨候選人參加美國總統選舉的前總統唐納德· 川普提出的「美國優先」基調一脈相承。

第三階段是在逐步加大海上封鎖等軍事威脅力度的同時,在台灣內部擴散「透過與中國友好實現和平」的輿論。報告預計:「在此過程中,為了不讓韓日等周邊國家在意台灣的問題,中國可能引導北韓進行核試驗和局部挑釁等。」

報告的結論是,經過這一過程後,台灣和美國等國的輿論會認為“台灣最好與中國和平相處”,再通過最後的第四階段簽署和平協定,組成和平委員會,完成“支配體制”。中國在1997年香港回歸後,一度承諾保障“一國兩制(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但最終用鎮壓自由媒體等方式消除了香港的自由民主主義,有預測認為,台灣也很可能經歷類似的過程。

報告說:「中國的計劃是挫敗依靠美國及印太地區盟友支持的台灣國內所謂的分離主義者,以兩岸和平的名義,將權力移交給100%同意中國要求的(親中)政客。美國聯邦國會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北韓俄羅斯等國都在不斷進行挑釁,但表面上卻在高喊『和平』。應該正確認識和應對中國等國正在展開的心理和輿論戰的風險性。 」

報告的作者之一、AEI高級研究員丹· 布魯門薩爾最近以該報告的結果等為基礎,與美國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 穆勒納爾(共和黨)和乾事拉賈· 克里什納穆爾蒂(民主黨)等討論了美國的應對方案。報告警告:「如果美國政府只專注於準備中國軍事挑釁的可能性,可能無法應對中國已經秘密推進的混合(高強度和低強度混合)施壓戰略。」
...

註冊時間: 2023/11/15 週三,9:05 pm

上一個無差別攔截商船的 國家 他們的領導人......

註冊時間: 2023/11/15 週三,9:05 pm

...這套沒有用吧?雖然看似合理但卻忽略人 性跟現實 如果武統威脅真的有用DPP就不會執政12年了

註冊時間: 2023/11/15 週三,9:05 pm

請相信一定沒問題的,5月35 日35周年 一個老皇帝發動戰爭的下場可以問普丁

註冊時間: 2023/11/15 週三,9:05 pm

這篇太蠢了, 完全低估習包搞爛中國,影響力衰弱的 速度

註冊時間: 2023/11/15 週三,9:05 pm

不就是現在進行式麻 免費水電不給預算台水 台電營運不會受影響嗎?

參與討論

回到「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