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國家力量投資產業是開經濟倒車

: orzxy

參與討論
0.99
頭像
評鑑名單
註冊時間: 2015/11/11 週三,3:01 pm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 ... 394-260109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蔡準總統的產業之旅,新經濟政策逐漸浮上檯面。為了對抗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她提出「類主權基金」構想,希望引進國內外資金投資五大產業,以國家隊抗衡紅潮威脅。

蔡英文:籌組半導體國家隊 整合中、下游打國際盃
生技產業的共犯結構
然而大陸已是世界製造強國,台灣不去尋找自己的藍海策略,卻企圖以卵擊石與大陸對抗,很快經濟就會陷入「失落的20年」,甚至可能更久。

的確,過去拚命加班、生產製造的努力,曾創造光輝的台灣,讓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的龍頭。傳統的製造業曾是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引擎,後來的代工產業興旺,更打造出世界級的代工大廠。若全球經濟繁榮,台灣以代工出口為主的經濟,也會飛得更高;一旦國際內需成長停滯,台灣必受到拖累。從去年1月起的出口大減,預估到今年2月仍衰退,出口就要達到連13黑,就是受全球經濟疲弱拖累。

政府不是不想推動經濟轉型,過去幾年也積極推動製造業服務化,但多數廠商仍沿襲傳統的賺錢方式,沒有太多的改變。只會生產硬體,不注重軟體,不賺服務的錢,終讓電子製造業的利潤只剩「茅山道士」(毛利3到4%),錢都被蘋果、微軟、谷歌、臉書這些創意加服務的品牌公司賺走。台灣跟不上全球電子商務、大數據、社群網路的發展。

平實而論,台灣以製造帶動的生產力條件仍然有極好的國際相對優勢,應該努力維持國際領先地位。但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應跳脫傳統生產要素的驅動思維,改由創新驅動及服務取勝,藉由技術進步、制度鬆綁和人才優化來帶動產業生產力的提升和推動產業的升級轉型。

尤其在工資及土地、環保等成本的考量下,我們無法像開發中國家,只以節約成本的方式來取勝,而應該發展創新,以生產少量多樣、具有特色、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再加上更讓人感動的服務來抓住消費者的心,來鞏固市場。

除此之外,兩岸關係仍是關鍵,由於綠營選舉大勝,許多反中人士已經大聲反對兩岸經濟合作,認為開放之後,台灣會喪失主權,必須拒絕任何與大陸的實質經濟合作。這樣的作法不但不理性,而且不聰明,即便中國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但6.5%的成長率仍是高出其他國家一大截,13億內需市場的中國仍是世界的超級戰場,台灣捨近求遠,想要繞道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無疑會輸在起跑點。

近年大陸互聯網雖然發展快速,以淘寶為首的網路銷售平台確實改變了人民的消費模式,阿里巴巴成了世界級的電商。但近年來假貨問題屢受質疑,甚至開始出現反彈的浪潮,股價也大不如前,這就是台灣的機會。台灣中小企業體質優良,商品品質有口皆碑,我們應發展電商平台,把台灣優良的產品行銷出去。甚者,電商網路虛擬的縹緲,將讓實體店面有再生的機會。大陸的實體店平均水準低下,而台灣服務業軟實力基礎厚實,以人為本的服務廣受讚揚。未來應該透過連鎖加盟方式,進攻大陸內需市場,用我們的優勢去對抗紅色供應鏈的威脅,這才是應該有的新方向。

新政府要成立「類主權基金」投資五大產業,本報社論曾多次主張,政府應成立主權基金,我們對「類主權基金」樂觀其成,但反對以國家力量投資五大產業。我們不能企圖在製造業,尤其大規模製造領域與大陸對抗,而應該尋找、擴大自己獨特的本領。組織國家隊對抗大陸製造強項,是在開經濟的倒車。

眾所周知,金融業是服務業的龍頭,主權基金應用來投資世界有價值的產業、商品,而不是所謂「國家隊」。另外,主權基金還應該用來設計避險工具以避免踩到地雷,這也可以增強財富管理的能力,繼而帶動相關金融產業的發展,讓台灣成為亞洲籌資中心、華人理財中心。這是最好的無煙囪工業,沒有環境汙染,又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賺取世界有錢人的錢,是最值得台灣發展的非製造產業。

今年全球經濟前景混沌不明,國內外大環境恐怕仍將動盪,新政府應減少政治干擾,打造優質經營環境、鬆綁法規制度,建立明確產業發展目標,掌握全球大趨勢,才是台灣再起之道,反其道而行只會讓經濟更沉淪。

頭像
ABBA 1F
註冊時間: 2016/01/14 週四,4:52 pm

自由市場就是政府不能干預,同樣的,商人也不應干政
政府把環境建設好,服務事項做好即可

頭像
offrisa 2F
註冊時間: 2016/01/16 週六,5:37 am

其實韓國、日本都有國家級的企業集團,早期台灣的政府也做過,如台塑、裕隆汽車等。

頭像
註冊時間: 2016/01/15 週五,3:48 am

別的國家可能是用人民的錢去扶植産業,雖然也有有人上下其手營私的可能性,但是DPP是假國家之名,營其一黨一人之私。

頭像
tea777 4F
註冊時間: 2018/04/17 週二,2:33 am

所以說...一直把國營事業民營化是錯的了?

參與討論

回到「媒體」